切换到宽版
  • 59阅读
  • 1回复

[医学知识]一万人中,能有多少人活到80岁?活到多少岁算长寿?告诉你大实话 [7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70273
金币
83103
道行
36009
原创
2053
奖券
4231
斑龄
129
道券
796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37312(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5-02-20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5-02-09) —



李奶奶今年88岁,在社区里算高龄老人了,虽然在家人眼里她已经算长寿了。

“这有啥,还没过长寿门槛呢,活到100再说吧。”李奶奶一边看着电视,一边不以为意的回答。

活到这个岁数她也看的很透,年纪上来后,指不定哪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病,就直接把人带走了。

其实想李奶奶这样的想法的老人不在少数,如今越来越多老人迈入高龄门槛,但健康和死亡的不确定性也让人无可奈何。



一、只要活到一定岁数,死亡风险不再涨

衰老可以说谁也躲不过,当年纪上来后,随着机能的下降,人也会慢慢更接近死亡。但如今有研究发现,只要活过105岁,死亡风险就会进入平缓期,这是真的吗?

这篇刊登在《Science》科学杂志,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肯·瓦赫特教授的研究团队的研究,从2009~2015年间长期随访了近4000名意大利居民,发现从90岁到95岁的意大利女性在一年内死亡率分别在15%和24%,平均预期寿命为6年和3.7岁,可以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死亡风险是逐步增长的,而且预期寿命也在不断缩减。



但这个趋势在年龄超过105岁以后,死亡率反而不会继续增长,也就是说,到了这个年纪后死亡的风险似乎达到了平台期。

对此,肯尼斯·瓦赫特教授表示,很多长寿的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安全的度过了70、80和90岁的高风险期,有些人能活到110岁甚至更高。这个事实也告诉我们,年纪达到80至90岁以后,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新的医学进展,将是提高生命质量以及存活率的关键。

其实从30岁以后,死亡风险就处于持续增长的趋势,等到50岁死亡率更是上升了3倍,这一趋势在60到70岁之间也在不断加速,平均每八年死亡风险就会上升一倍,过了80岁之后,这个趋势就会慢慢放缓,所以80岁是个坎,只要安全度过,长寿离你更进一步。



二、一万人中,能有多少人活到80岁?

对于长寿,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岁数预期,根据大数据统计,现代人平均寿命逐年增长,预计到2030年可以达到79岁,2035年时可能会增加到81岁,其实按照普适角度,只要能达到平均寿命已经算是长寿。

那么如今在我国到底有多少人能活到80岁呢?

根据河南统计局公布的常住人口数据中,就有238.86万左右的80岁及以上人群,也就是说,一万人中可能就有240个80岁以上高龄老人。

另外陕西省统计局截止2022年底,公布的80岁及以上人口为90.71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2.29%,可见能活到80岁的人群还是占少数。

在传统理念中,长寿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想,时至今日,长寿依然是主流祝福,但是真的越长寿越好吗?



这可真不一定,从现实层面来看,老到一定岁数,如果生活无法自理,活再久也是痛苦,特别是身体条件不好的人,自己受病痛折磨,也给家人带来较大的负担。

其实寿命长短和人生幸福感没有直接关系,与其追求生命的长度,不如丈量生命的厚度,比如健康程度、生活质量等多维角度。

根据《psychological bulletin》期刊上发布的关于长寿与幸福感关系研究中,研究员在3000名老人样本中,根据问卷和访谈形式,对不同年龄段的老人生活满意度进行数据收集,发现65岁-70岁的老人是对生活最满意,也是最幸福的群体,但70岁后,幸福感会越来越低。

其实大多老人的幸福感来源的主要受来自自己的身体情况影响,70岁后处于病痛高发期,老人更容易出现机能衰退和疾病困扰,身体上的折磨让生活质量也逐渐下降,所以寿命长不一定幸福。



三、最佳延寿运动出炉!这3种运动效果好

年纪越大,身体状况就成了自己最大的本钱,也是老年幸福生活的保证,那么身体养护自然少不了,而且越早开始,对身体的影响自然更好,也在无形中给长寿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且有研究发现合理的运动会影响衰老进程。良好的锻炼不仅有助于“延长寿命”,还是减少衰老对人体的机能影响,为老年生活保存能量,那么做什么运动才能越快越好的达到这个效果呢?

1、挥拍类运动

牛津大学相关研究发现,挥拍运动是非常好的健康运动,根据对照观察,和不进行挥拍运动人相比,经常做挥拍运动可以降低56%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而且挥拍运动是一个全身性运动,需要调动视听功能,大脑反应、全身肌肉、心肺功能,从体力到脑力都能得到一定正向反馈,还具有一定社交属性。



2、游泳

游泳也是一种可以锻炼全身的健康运动,长期游泳不仅可以刺激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还有助于预防老龄化心血管疾病风险。一般建议每周至少游3-5次,每次保持30分钟以上。

3、室内有氧

比如瑜伽、普拉提、舞蹈、有氧体操等有氧室内运动,可以很好的锻炼心肺功能,改善血管健康以及调节3高,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等好处。建议每天保持30分钟-1小时的有氧室内运动,每周最好额外增加150分钟以上的力量训练。



其实只要保持动起来的习惯,无论什么运动,都可以有益身心,当然这个过程也要注意身体承受能力,避免超负荷运动,量力而行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运动的效果。

参考资料:

[1]《一份诺奖得主的衰老研究:这7个因素跟长寿息息相关》.生命时报.2018-05-18.

[2]《追踪1400多名百岁老人后发现:长寿“秘诀”是这3点,照着做准没错!》 .健康时报.2024-10-17.

[3]《延寿效果最好的3项运动,居然没有“走路”?第一名竟是......》.科普中国.2023-03-29.
1条评分金币+21
xian209 金币 +21 - 02-0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28386
金币
1324117
道行
1966
原创
2283
奖券
2397
斑龄
31
道券
86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049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02-2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2-08
  这篇文章详细描述了李奶奶的生活态度和对长寿的看法,并引出了关于高龄老人的死亡风险和长寿的研究。文章还探讨了80岁及以上人群的比例,并提出了寿命长短与幸福感的关系。最后,文章介绍了三种有助于延寿的运动。

  首先,文章通过李奶奶的例子,展示了高龄老人对长寿的看法。李奶奶认为,活到100岁才算真正的长寿,而她已经88岁了。她也意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和死亡的不确定性会增加。这种观点在许多高龄老人中都很普遍。

  接下来,文章引用了一项研究,指出活过105岁后,死亡风险会进入平缓期。这项研究发现,从90岁到95岁的意大利女性在一年内死亡率分别在15%和24%,但这个趋势在年龄超过105岁以后,死亡率反而不会继续增长。这表明,到了这个年纪后,死亡的风险似乎达到了平台期。

  文章还提到了80岁及以上人群的比例。根据河南统计局和陕西省统计局的数据,一万人中可能就有240个80岁以上高龄老人。这表明,虽然能活到80岁的人群占少数,但这个比例正在逐年增加。

  然而,文章也指出,寿命长短与幸福感并没有直接关系。根据一项研究,65岁-70岁的老人是对生活最满意,也是最幸福的群体,但70岁后,幸福感会越来越低。这表明,寿命长不一定幸福,生活质量才是关键。

  最后,文章介绍了三种有助于延寿的运动:挥拍类运动、游泳和室内有氧运动。这些运动不仅可以改善心肺功能,还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通过李奶奶的例子,引出了关于高龄老人的死亡风险和长寿的研究,并探讨了寿命长短与幸福感的关系。文章还介绍了三种有助于延寿的运动,为读者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