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AlbertKahn出生于1860年,来自法国,犹太人。他是个富商,也是名摄影师。1908年,整个世界都处于大变革之中,而彩色相机还处于尚未普及状态。于是,已实现财务自由的AlbertKahn,开启了扛着彩色相机看世界的旅程。1909年,AlbertKahn来到了我们中国,此时中国正处于清朝末期。AlbertKahn在中国拍下了很多张照片。
一、强壮的少年
或许是家长的照顾,或许是要干重活的缘故,这群孩子看起来很强壮,充满了希望。事实上,等这些孩子五六十岁时,我们的国家确实迎来了崛起的曙光。
二、长城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张照片已过去百年,而我们的长城,依旧屹立在山巅。
三、忧愁的妇人
她或许会忧愁我们的国家该何去何从,但她更忧愁的是,下一顿饭在哪里?!
四、沈阳街景
清朝建立后,定都于沈阳,后迁都于北京。如今的沈阳故宫已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五、盲人说书人
不是盲人的老百姓,都在艰苦度日。这些盲人的苦日子有多苦,可想而知。
六、卖糕点的老爷爷
这位老爷爷看起来很亲切,他和那时的大多数老百姓一样——瘦小、勤奋。
七、瘦小的士兵
那个时代,当兵的都是穷人,因为当兵的待遇差,还随时随刻都要上战场,很危险。
八、卖对联的文人
对联又叫春联,起源于五代十国期间。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有贴对联的习惯。
九、明十三陵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明十三陵是凄凉的,整个大清国的底色,也是凄凉的。
十、乘凉的车夫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夏日乘凉,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件惬意的事。
十一、超前女子
每个时代,都需要不拘一格者站出来破局。而照片中女子,摆脱了束缚,拍出一张超前的照片。
十二、颐和园石舫
颐和园在1886年重建过,而重建经费,是慈禧从海军经费中挪用的……
十三、一群道士
道士又叫真人、羽士,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有了道士。其中,女道士被称为“女冠”。
十四、富贵母子
看穿衣打扮与住所,可以断定,这对母子非富即贵。另外,孩子的笑容真的很治愈。
十五、奉天城
奉天城原名盛京,就是现在
的沈阳。康熙四年,康熙为了告诉他子孙不要忘本的道理,将盛京改成了奉天。
十六、陶罐与陶罐手艺人
时至今日,在农村都可以看到陶罐,在塑料没有引进中国前,陶罐承担了蓄水、储存食物的责任。
十七、老师与学生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是迷茫的,国外有无数种因思想,在冲击他们的旧思想,这令他们心中疑惑:到底那条路才能救亡图存?!
十八、一家七口
看穿衣打扮,这家人并不贫穷。但生活告诉我们,普通家庭在任何时代要养育五个孩子,都不容易。
十九、贵夫人
真实的照片告诉我们,清宫剧都是骗人的,宫廷里的美女并不多,多的是长得平平无奇的女性。
二十、芳草萋萋的天坛。
天坛原名天地坛,是明朝、清朝帝王,用来祭天、求雨的场所。
二十一、富家小姐
照片中出现了电线杆,这是洋务运动的产物,当时腐朽的清王朝,渴望搭上近代化的末班车。
二十二、一群蒙古汉子
印象里的蒙古汉子是身材高大、孔武有力的。可事实上,当时的蒙古汉子,普遍是瘦不拉几的。
二十三、孔庙里的男子
这男子看起来挺健康的,他没有沉溺于鸦片,当然,相信他也不会像现代人一样熬夜。
写在最后:
AlbertKahn知道,他拍下的照片将价值连城。如今看来,这些照片对世界,特别是对我们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不怕贫穷过,就怕忘记贫穷过。我们不怕挨过打,就怕好了伤疤忘了疼,过度追求安逸。而AlbertKahn拍下的照片,无时不刻在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历史,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奋斗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