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与失眠
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
在中医理论中,心主神明,即心具有主宰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当心血不足时,心神失养,就容易导致失眠。例如,长期过度劳累、失血过多等情况,会使心血亏虚。
心阴虚也会引起失眠。心阴不足时,虚火内生,扰乱心神。常见于热病后期,阴液耗损,或者长期情绪焦虑、五志过极化火伤阴等情况。
常见症状与表现
心血虚导致的失眠,常伴有心悸、头晕、面色无华等症状。患者的失眠多表现为入睡困难,或者睡眠浅、易惊醒。
心阴虚所致失眠,则可能出现心烦、口干、盗汗等症状,失眠多为心烦不寐,也就是心中烦热难以入睡。
二、肝与失眠
肝主疏泄与藏血的作用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如果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就会扰动心神而致失眠。例如,生活中压力过大、情绪压抑等情况,容易使肝气不舒。
肝藏血功能失调,如肝血不足,也会影响心神,导致失眠。因为肝血要为心神提供物质基础,血不养心则神不安。
常见症状与表现
肝气郁结化火引起的失眠,往往伴有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等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入睡困难,且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
肝血不足导致的失眠,会有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肢体麻木等表现,失眠特点多为多梦易惊。
三、脾与失眠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意义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的功能正常才能保证气血充足。如果脾气虚,气血生化不足,心脾两虚,就会导致失眠。例如,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者思虑过度,耗伤心脾。
脾虚湿盛也会影响睡眠。湿邪困脾,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会扰乱心神而失眠。
常见症状与表现
心脾两虚所致失眠,常伴有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神疲乏力等症状。患者多表现为不易入睡,且睡眠浅、多梦。
脾虚湿盛引起的失眠,会出现头重如裹、胸闷、口黏、纳呆等症状,睡眠质量差,容易早醒。
四、肺与失眠
肺主气司呼吸与失眠的联系
肺主气司呼吸,肺气的正常宣降对睡眠有影响。如果肺气失宣或者肺气不足,会影响到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进而影响心神,导致失眠。例如,外感风寒、风热之邪,使肺气失宣。
肺阴不足时,虚火内生,也会灼伤肺络,影响心神,导致失眠。
常见症状与表现
肺气失宣引起的失眠,常伴有咳嗽、气喘、鼻塞等症状。患者可能因为呼吸不畅而难以入睡或者睡眠中断。
肺阴不足所致失眠,会有干咳少痰、咽干口燥、潮热盗汗等表现,失眠多为夜间烦热而难以安睡。
五、肾与失眠
肾藏精与肾阴肾阳的影响
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海。如果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就会影响心神,导致失眠。例如,年老体衰、房劳过度等都会损耗肾精。
肾阴肾阳为人体阴阳之根本,肾阴不足或肾阳不足都会影响到其他脏腑的阴阳平衡,进而影响睡眠。
常见症状与表现
肾精不足引起的失眠,常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患者的失眠多表现为睡眠浅,容易早醒。
肾阴不足所致失眠,会出现心烦、潮热、遗精等症状,失眠特点为心烦失眠、难以入睡。
肾阳不足导致的失眠,伴有畏寒肢冷、夜尿增多等症状,睡眠不实,易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