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斯坦福大学公布了一份近5年来美国华裔科学家流动趋势报告,报告的结论让美国政府睡不着觉了。
报告指出美国日益严重的人才流失的问题,更关键的是这些人才大多都流向了中国,这让美国科研界和美国政府非常的担心。

为何作为世界灯塔的美国会面临如此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中国该如何借助这泼天的富贵?
人才流向中国
在科学界一直有这样一种神奇的情况,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的孩子在学生时代也是世界上数一数二努力的,因此整体来看我国培养出优秀人才的能力并不弱。

但现实却非常的魔幻,盛产人才的中国竟然成为了世界上“知名的”人才供应国,而这些人才最愿意前往的国家,正是美国,也因此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中国一直都是美国科学界最重要的人才外国供应国。

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比如12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001年赴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哈佛大学物理系教授尹希,除了和国内的高校合作之外,几乎是定居在美国了。

还有出生于1985年,被称为“天才少女”的何碧玉,作为河南省的理科状元,她在中国完成了早期教育后,选择在美国继续深造并在2009年获得神经科学博士学位,现在是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从事科研同时在美国高校担任助教。

这样的来自中国的人才还有很多,很多人都是公费出国留学深造的,但是在学成后也有不少人没有选择回国回馈自己的国家,而是拿着美国的绿卡和高薪留在的美国。
虽然个人发展规划应有个人决定,他人无法干涉,选择留在美国也并非完全的坏事,但也许就是这一点差距,很多人永远都无法成为和钱学森、邓稼先那样的国士,反而被美国方面的糖衣炮弹腐蚀,做出抹黑自己祖国的事情。

过去的中国也一直在反省自己的问题,为什么自己辛辛苦苦的培养的人才,又是公费送出学习、又是承诺回国后的岗位的,但是很多人仍然在见识了外国的月亮后选择了离开。
当时我们就明白了自己还没有像美国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丰富的科研资源,为科学家提供了广阔的研究平台和先进的实验设备,吸引了大量追求科研卓越的华裔科学家前往美国深造和工作的硬实力。

靠着世界闻名的高等教育体系、顶尖大学和研究机构把这些科学家吸引过来,再辅以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领域强大的产业基础和创新环境,为科学家提供了丰富的职业发展机会和高薪职位让他们更加愿意长期留在美国。
背后再搞出以防止中国“从美国窃取信息”,限制华裔科学家和优秀的留学生回国,这样一套组合拳是他们的常用手法,上个世纪也是这样,已经是屡见不鲜的了。

当时的中国就是排除美国再背后的小动作,在硬实力上确确实实和美国有着极大的差距,我们的科研水平和给出的条件、发展前景和美国有差距这是事实,我们也承认差距,所以这么多年来中国也在调整。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来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发展,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千人、百人计划,归国留学生保持应届生身份,可享受诸如校招、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等专属待遇,留学生只要满足当地条件可直接落户一线城市,这些政策包括提供科研经费支持、优化科研环境、提高薪酬待遇等,为回国科学家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发展条件。

中国的科研实力在不断的提高,和美国的差距也越来越小,虽然我们仍然在很多方面落后美国,但是落后的幅度小了,待遇好了,硬实力强了,越来越多的华裔科学家开始认识到回国发展的重要性。
除了我们的国家的科研条件在不断的变好之外,美国也整出了不少狠活儿来加剧了这个趋势,我们知道美国政府为了限制华裔科学家回国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包括但不限于海关扣押、没收研究成果等,这些年搞出最恶劣的事情,当属2018年的中国倡议计划。

中国倡议计划是美国美国司法部牵头实施的针对中国的诉讼,该计划要求94个地区司法部门每年至少提出一至两起针对中国的诉讼,以防止中国从美国窃取信息、经济间谍活动和不当影响。
这相当于是美国官方下场、撕破脸皮的打压中国了,尤其是那些被美国单方面的认为有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经济利益和知识产权的行为,司法部甚至还提出了“绩效”,要求美国司法部的94个地区办事处每年至少提起一至两起针对与中国相关联的案件,涵盖从经济间谍活动到违反出口管制等各种指控。

因为这个措施导致华裔科学家这个群体马上成了重灾区,计划实施期间针对中国科学家的案件都有两千以上,中间还有不少是刑事案件,这样人心惶惶的情况下华裔科学家还怎么安心研究和生活,说不定那天正在工作的时候就被抓走审问了,还很有可能被对方抓进去坐牢。
就这样,从2018年开始,科学家们担心自己的科研自由和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就有大批的人选择离开美国躲避风头,特别是中美关系紧张,就加剧了他们因为种族或国籍而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可能。

虽然美国也认识到了这样的举措会适得其反,在2022年的时候叫停了计划,但其造成的寒蝉效应仍然存在,影响了美国对全球顶尖人才的吸引力,根据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报告,自2018年后,离开美国的华裔科学家数量显著增加75%,2021年时候就有两千七百人离开美国,是10年三倍左右。

结语
斯坦福大学的这次调研可以说是狠狠的打了美国的的脸,让他们收一收那高高在上的姿态,这样的结果就是自己的给自己搞出来的,世家早已不再是美国一家独大的世界,现在的中国也不是美国可以肆意制裁打压的。

美国对中国的各种产业上的打压,只会让我们更快的走向自主自强,无法让我们前进的脚步停止,中兴和华为事件我们没有忘记,未来的中国会成为人才的聚集地,成为科研人施展才华最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