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11阅读
  • 0回复

[智能应用]探索AI时代的应用工程化架构演进,一人公司时代还有多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031
金币
9229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433
斑龄
192
道券
1053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480(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1-2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9-07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加亮操作(2023-09-26) —
序言
在当下生成式模型的AI时代,了解和使用AI相关技术是前后端研发同学迟早要面对的事。

所有产品都值得用AI去重新做一遍。其根本原因在于当下AI的形态即生成式模型是通过AI辅助来改变和创造新的产品形态,而不是像以往的技术一样只是对现有产品形态的补充。

简单来说,产品研发同学可以做的事情更多了。



一、当代AI的特点
当代AI来势汹汹,具备了通用的面向不同领域甚至全模式的强大推理能力,各类理论实践也在这两年爆炸式增长一时洛阳纸贵,大家对当代AI的了解基本在一个起跑线上,这也是当代AI魅力十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AI,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的意识是非算法的,从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到图灵不可计算问题都已经证实了基于图灵机的人工智能,也就是当代基于语言模型的预训练大模型 AI,是无法建立“自我”这个概念的。

因此当代AI仍然是以图灵理论架构为支撑,解决的仍然是图灵可计算问题,因此仍然需要一个良好可持续的应用架构去约束、引导并管理他。



二、对研发的挑战
回到现实,前端、后端等研发同学现有的经验和知识在短时间内还无法跨越这个门槛。而且如大模型算法、训练推理加速、异构计算等等也不是前后端研发同学的领域和优势。

但从最近大量涌现的AIGC相关实践文章,可以看到很多实践者也并非算法同学,这也说明前后端研发同学完全是可以做到的。也就是说只是基于现有大模型去做应用的门槛还是可以跨越的。



三、AI应用工程
当前所谓面向AI开发是向大模型不断输入Prompts,在对上下文 / 语境的控制下推理并得到我们期望结果的过程。

整个推理过程的效率以及结果的质量,除了大模型稳定性这个大前提外,最大的因素还在于我们的实践经验,也就是向AI提问或引导AI的技术。



想象下我们面前的是人而不是AI,那应该如何通过对话去建立语境产生引导,使对方满足我们的需求,即便这个需求是不合理的。有一本书《The Art of Deception》专门为这种场景提出了所谓社工学(Social Engineering)概念。

同样的,与之对应的适用于AI的则是当下热门的提示词工程(Prompts Engineering),之前就有人试过让ChatGPT扮演奶奶给孙子讲关于Windows激活码的故事得到了真正可用的MAK KEY。而这种类似人类社工学(Social Engineering)的提示词工程(Prompts Engineering)让AI解决需求的过程完全颠覆了传统编程常识。

四、AI场景分化
区别于AIGC内容生成这样笼统的概念,AI需要在不同场景分化为不同的特性,以下是比较典型的三类智能化场景:

4.1 知识密集型

与传统知识类场景不同,在AI时代我们还可以有知识摘要、提取、总结、分类,以及内容加工转换等等场景[12]。

比如,将知识结构化,转化为图谱(如脑图、流程图、架构图等等),细节内容补充(如增加示例、注释)等等。

4.2 交互密集型

如:角色扮演、社交辅助、场景顾问、辅助决策、办公办文综合协调等等强调大模型扮演不同角色的人机交互类辅助场景[15]。

4.3 文本/代码型

除了大段非结构文本生成,还有在低代码、无代码、混合研发场景中,与代码生成、代码测试,代码转译、代码评审等与编码相关的专业领域[15]。

可见我们面临的智能化场景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很难通过人类预先思考固化去解决这种千变万化的需求,因为这些场景的自由度太大了。与一般编程语言的区区十几个关键词相比,人类思维是自由的难以约束的,这种情况下的将口语化的Prompts用在AI应用上想要解决复杂问题,这近乎是不可控的。

因此,如何将AI应用工程化为可控的,解决当下的大模型幻觉、漂移等问题,这是非常值得推敲也是我们讨论的核心问题。我们有必要引入新的理论指导产生新的架构去解决这些问题。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