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拜年时说:“再过几天就是中国农历新年了,在这里我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我相信生命的微光必将能穿云破雾,必将迎来胜利的曙光!”
![](https://p3.itc.cn/images01/20230119/429f19231d3a4de1bf89c3417219cb5a.jpeg)
看着给大家拜年说话时,眼泪浸湿了双眼,人也苍老了许多!
![](https://p4.itc.cn/images01/20230119/e4fafb16e95b4b67854f9d214012a7cf.jpeg)
从他的眼神能看得出,这一路走来,大家都很不容易。在医院里,很多医务工作者夜以继日的与作战,看到重症感染者的悲痛,自己却又无能无力。所以,他的流泪!有感动的泪水,也有心酸的泪水。他的拜年祝福语,牵挂着每一个人的健康,更希望早日散去。
![](https://p0.itc.cn/images01/20230119/30d948297bc74ad9a069ff6fa2a20a67.jpeg)
记得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出现了新型冠状。那时全国一片恐慌,不知所措。李兰娟院士是第一人提出武汉封城,随后国务院采取了李兰娟院士的建议,并委托李兰娟院士、院士前往武汉抗疫。
![](https://p3.itc.cn/images01/20230119/930e3233f9274b4486efa269a45a5751.jpeg)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70多岁的李兰娟和80多岁的挂帅出征?我想是一份责任,是一份信念,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如今,已86岁,86岁应该是安享晚年,可他依然选择了去承担如此重任与压力。
防控的放开,他本想鼓励和激励大家同心抗疫,放平心态,但因自己的预判稍有偏差,却要承担着广大群众的质疑,甚至谩骂,从而给自己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
![](https://p1.itc.cn/images01/20230119/0307afdcb646436c8cdb603d73b42908.jpeg)
岁月不饶人!回望过去,1956年,还在读初三,那时的他特别喜欢运动,而且在校还创下了几项运动记录。
![](https://p3.itc.cn/images01/20230119/466fc379a03941239c4c52d5063c251d.jpeg)
这一爱好伴随了他一生,80多岁的他依然没有放弃运动。正因为他热爱运动,时刻加强锻炼身体,80多岁还能走出来在一线奉献自己的力量。
![](https://p9.itc.cn/images01/20230119/3822cddb0970440a8471b4ab49a55164.jpeg)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在面对新微生物的到来,我们是有需要花时间去研究与预判。防控放开之后,即使钟老有些数据预判不是那么准确。但我们也需要记住他的功,记住他对人类做的贡献!面对,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它早日结束,重回美好生活!
![](https://p8.itc.cn/q_70/images01/20230118/574b2e087e574129aac0dd8bcf977d88.jpeg)
来源 | 人民日报
策划 | 陈露、马睿姗、巩晗
编辑 | 施桂娟、李娜、朱田恬
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等脆弱人群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如何避免重症?出现哪些体征需要就医? 当出现如下情况时,就需要警惕了。
![](https://p1.itc.cn/q_70/images01/20230118/b0f3b34e832642439ca592021151c073.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