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32阅读
  • 0回复

[数码讨论]移动互联网应用进一步与实体经济融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6166
金币
2179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275
斑龄
190
道券
10126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019(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4-11-2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2-07-04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锁定操作(2024-06-24) —
 人民网研究院日前发布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总结了202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的年度发展特点。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数字新基建加速推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移动互联网应用进一步与实体经济融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为新时期移动互联网发展指明方向,我国移动互联网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发展筑牢新基础

  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截至2022年2月,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50.6万个,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8%的县城城区和80%的乡镇镇区。我国5G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比上年末提高近1倍。5G网络向各行业定制的网络演进,工业、港口和医院等重点区域已建成超2300个5G行业虚拟专网,逐渐形成适应行业需求的5G网络体系。5G终端用户超过5亿户,占全球80%以上。5G用户渗透率超过30%,用户群体已形成规模。

  移动电话用户和蜂窝物联网用户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1年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16.43亿户,全年净增4875万户,普及率达116.3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3.4部/百人。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55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数的21.6%。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蜂窝物联网用户13.99亿户,全年净增2.64亿户,其中物联网终端应用于智慧公共事业、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重点领域的用户分别达3.14亿、2.54亿和2.18亿户。

  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长已趋向稳定。截至2021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29亿人,全年增加了4373万人。互联网红利进一步向老年人释放。截至2021年12月,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3.2%。

  移动互联网流量快速增长。2021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2216亿GB,比上年增长33.9%。全年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流量(DOU)达13.36GB/户·月,同比增长29.2%。其中,手机上网流量达到2125亿GB,同比增长35.5%,在移动互联网总流量中占比为95.9%。

  新型移动终端发展潜力巨大。新型终端主要包括无人机、AR/VR眼镜、机器人等,以及应用5G的行业终端,包括行业原有设备,如AGV(自动导引运输车)、网关、医疗设备、重型机械等。随着5G与行业融合越来越深,终端的类型将会越来越多。

  5G投资带动经济总产出增长。根据2021年10月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无线经济白皮书2021》测算,我国无线经济2020年规模已超3.8万亿元,占我国GDP比重约为3.8%。初步预测,2021年我国无线经济规模约为4.4万亿元。5G商用使无线经济潜力进一步释放。

  2021年5G投资1849亿元,占电信固定资产投资比达45.6%。随着5G行业应用的深入发展,国民经济的其他行业也开始增加对5G及相关ICT技术的投资。据中国信通院测算,2021年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3万亿元,相比2020年增长33%。

  广泛应用新技术

  2021年,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持续完善。网络方面,工业5G切片虚拟专网和混合虚拟专网等新型网络模式快速推广,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应用支撑能力持续升级。平台方面,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具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家,接入设备总量超过7600万台套,服务企业超160万家。安全方面,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平台已经与31个省级(自治区、直辖市)系统实现全部对接,“国家—省—企业”三级协同联动的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体系初步构建。

  “十四五”规划纲要将人工智能列入“十四五”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及“科技前沿领域攻关”技术之一,各省市陆续将人工智能写入地方“十四五”产业规划,明确行业发展路线图,推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快速落地。各地积极推动智能计算中心建设。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经建成深圳、武汉等7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还有上海、成都等10个城市在建或计划建设智能计算中心。截至2021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总规模超过400万架,已基本满足各地区、各行业数据资源存储和算力需求。

  2021年,区块链产业发展迈入新阶段。在政策驱动下,基于区块链的应用创新不断涌现,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动力。在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中,区块链呈现出强大潜力。2021年4月,中国—东盟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桂链”上线,并全面接入国家级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新型基础设施“星火·链网”,目前已打造“区块链+链上自贸”“区块链+电子证照”等多元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推动面向东盟区域的数字经济合作。

  目前,物联网已广泛应用赋能装备控制、工程机械、航天制造等传统行业,通过传感器、嵌入芯片的布设实现工业生产的智能感知和决策。此外,搭载了物联网传感器的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慧医疗、车联网、灾害预警系统等应用开始进入大众日常生活。

  打造发展新引擎

  2021年,我国网络零售稳步增长,在稳就业、促消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作用进一步凸显。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3.1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2.0%,达10.8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5%,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23.6%。

  网络购物用户持续增长,为网络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夯实基础。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8.4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5969万。特别是以95后、00后为代表的“Z世代”以及“银发一族”网民的增长,带来了新的消费场景与模式,比如年轻网民的“云消费”以及老年人的在线医疗消费。

  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发展,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与此同时,网络零售企业不断向四、五线城市及广大乡村下沉,如社区电商美团优选在2021年已覆盖2600个市县,阿里下沉市场电商平台“淘特”年度活跃消费者超2.4亿,同比增长200%。

  在线文旅、手机外卖引领新型消费。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达3.97亿,较2020年12月增加5466万。各地景点、博物馆等通过网络直播、VR等技术打造线上付费体验的新型文旅融合产品,推动“云上旅游”“云逛展”“云赏花”“在线剧院”等常态化。

  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44亿,同比增长29.9%。用户规模增长推动市场规模扩大。与此同时,生鲜、药品等各类非餐饮业务纷纷加入外卖行业,成为重要的消费增长点。

  电子商务持续助力乡村振兴。2021年,“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2021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1.3%,达2.05万亿元。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8%,达4221亿元。

  2021年,数字政府建设从探索进入深化提质的新阶段,助力政务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在体制机制上,各地政务服务建立“好差评”制度,政府服务可以像网购一样给予评价。在场景应用上,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掌上办、一网通办,包括疫情防控、大数据金融服务、医疗电子服务等在内的场景应用不断丰富。在数据开放平台建设方面,全国政务数据开放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底,已有19个省份数据开放平台上线运行,共开放19万个数据集、67亿多条数据量。

  2021年,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相关政策法规相继出台,有效推动构建移动互联网公平市场环境及相关企业合规发展。11月,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成立,标志着反垄断进入新阶段,释放了国家将持续推进反垄断的强烈信号。

  未来面临新挑战

  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信息基础设施。未来,更多场景将由线下转至线上,人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移动互联网。

  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发展迅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挑战。比如人脸识别滥用带来个人隐私保护问题,智能算法存在“杀熟”现象、人工智能技术产生的伦理安全风险等,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技术规则治理体系。另一方面,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短板。进一步加快移动互联网发展,还需在工业芯片、操作系统等硬软件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加大攻关力度。

  当前,数据安全工作面临新的风险挑战。一是数据大规模集中存储存在数据滥用与泄露风险。二是随着4G全面普及和5G规模化应用,社会将迎来“万物智联”的时代。更多的物体将加入互联网,链接的节点将越来越多,面临的网络攻击也将增多。三是数字经济安全体系有待进一步构建。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