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李先生最近总是一阵阵胸部背部疼痛,胸闷气短,走几步就有点喘,到医院心内科就诊,怀疑是冠心病收入院治疗,疼痛不见缓解,做冠脉造影检查发现冠脉无明显有意义的狭窄。
医生建议他去检测骨密度,结果一检查竟然是严重骨质疏松症伴有胸椎压缩性骨折。
疼痛是骨质疏松患者最常见的症状:
一般来说,骨质疏松症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平躺或坐位时疼痛减轻,而直立后伸时疼痛加剧,白天疼痛减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疼痛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和用力大便时疼痛亦可有加重,表现在具体个体身上有时疼痛性质不典型,因此容易被漏诊和误诊。
骨质疏松症初期通常没有任何临床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开始出现胸腰背部疼痛,驼背并伴有身高逐渐变矮,甚至骨折,部分患者在发生骨折前没有任何症状,只有等到骨折后才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症,因此骨质疏松也被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或者 “沉寂的健康杀手”。
骨密度检查是最常见的确诊骨质疏松的方式,国家已经将骨密度检测项目纳入40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内容。美国的指南指出,以下人群需要定期做骨密度检查:65岁以上的绝经后妇女;伴有脆性骨折的绝经后妇女;长期激素代替疗法的妇女;轻微创伤后出现骨折的男性;X线显示骨质减少的人群。

关注骨科大夫公众号:gukedf
了解更多骨科科普资讯
您可能要说,岁数都这么大了,疏松就疏松吧,反正也不扛麻袋不搬砖,打个麻将也用不了什么力气,你还别不当回事,骨质疏松听起来不可怕,可怕的是后果:
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骨折(脆性骨折),40%的女性和10%的男性的骨折同骨质疏松有关,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最常见部位是脊椎、髋部,这些部位可都是要命的位置,所以说“骨松易骨折,后果很严重”。


其实,对于预防老年人骨折,除了预防骨质疏松,更重要的是防跌倒。

最容易摔倒的7个时刻
一、着急接电话时
据统计,发现在卧室摔倒的老人,八成以上是因为着急去接电话。听到电话响时,老人不要着急接听,要慢起、慢站、慢走。

二、起夜时
据临床统计,老年骨折患者超半数是起夜摔伤造成的,究其原因,一是光线昏暗及错误的家具摆放,二是起夜时身体机能处于半睡眠状态,反应迟缓。独居老人起夜跌倒后不能被及时发现,受伤甚至死亡的风险更大。建议老人装一个小夜灯,将堆积在过道的报纸、电线等杂物清除,卫生间放个防滑垫和扶手;腿脚不好的老人千万别怕麻烦,起夜时尽量叫醒家人;睁眼后先在床上躺1分钟,然后慢慢坐起,等1分钟后,再将两脚放在地上,这样可防止脑缺血引起的摔倒。

三、洗澡时
老年人身体弱、平衡力差,多数还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如果浴室狭小、地面湿滑、温度过高,很容易摔倒。老人洗澡不宜超过15分钟,浴室门不要反锁,避免发生意外时耽误抢救;老人洗澡时可以带个防滑小板凳,坐着洗既省体力,又不用担心摔倒;浴室地面应采用防滑瓷砖,并铺放防滑垫,尽量安装扶手或固定物,便于老年人保持平衡。

四、等车时
等公交车往往需要长时间站立、排队,老人由于体力不支,关节不灵活,加上公交车进站时突然快速移动,人群拥挤,极易摔倒。因此,老人外出最好随身拿一根带板凳的折叠拐杖;等候时不要一直坐着或站着,可在原地多活动活动关节;公交车进站后,不要急于上车,避免和他人拥挤。

五、冬季外出时
冬季天冷路滑,穿得多活动不便,戴着围巾、帽子视野受限,不能及时观察路况,这些都会增加老人冬季外出摔倒风险。建议老人走路速度不要太快,最好穿防滑鞋或运动鞋,切勿穿硬塑料底的鞋;在雪地上行走时,切忌提重物,双手不要揣在兜里,可拄根拐杖来保持平衡;骨质疏松者应尽量减少在雨雪天外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应尽量避免远行,一定要远行的,要有家人陪护。

六、服药后半小时
老人在服用某些药物后,血压、意识、视觉、平衡力等会受到影响,增加跌倒风险。一般来说,服药后30分钟至1小时是跌倒的高风险期,老人动作宜缓慢,尽量不要外出。

万一摔倒,用手撑地
相对于臀部着地或一侧身体着地,用手撑地给老人造成的伤害以及治疗的难度要小得多。
如果摔倒的时候,用手撑地,往往损伤的是腕关节,顶多导致尺骨远端或桡骨远端骨折。这种手臂骨折在护理上不需要卧床,而且康复训练也容易做,更不会发生致命的并发症。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
营养、阳光、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的三大 法宝。骨骼维持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平衡的饮食,其中钙和维生素D最为重要。
建议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mg(元素钙),50岁及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000~1200mg。尽可能通过饮食摄入充足的钙,戳这里了解补钙食物清单→(别再喝骨头汤补钙了!请Pick这份真正的“补钙清单”)。
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时,可遵医嘱适当给予钙剂补充。

维生素D除了帮助胃肠道钙吸收,有利于骨骼的更新和正常矿化,还能增强四肢肌力、有效防止跌倒,对于老年人骨折的防治有特殊意义。
人体维生素D的获取,主要不是从食物中摄入的,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D很少。人体获取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内源性"的,是皮肤中的维生素D原(7脱氢胆固醇)在阳光中的中波紫外线的照射下转化而来的。因此,晒太阳是增加维生素D摄入的主要途径,每天接受30~40分钟的日照,非常重要。
但是,对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的中老年人,单靠晒太阳仍然滿足不了需求,还需要额外的补充维生素D。

运动可以增加和保持骨量,提高血清的性激素水平、促进钙在骨组织的沉积、提高全身骨骼的应力刺激、并能降低绝经后妇女血中PTH的水平,是维持骨量减缓骨质丢失的最好办法。
适合中老年人运动锻炼的方式包括散步、各种运动操、游泳锻炼等。运动应达到一定强度但也不应过量,推荐的运动量是每天半小时左右。

同时建议戒烟酒及碳酸饮料,少饮咖啡,均衡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