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58阅读
  • 1回复

[保健养生]保健意识与养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4278
金币
35614
道行
18937
原创
750
奖券
336
斑龄
0
道券
2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068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4-11-2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9-05
— 本帖被 砂锅吊子 执行加亮操作(2019-09-06) —
在远古,皇帝内经曾有句话说是:治未病不治已病。中心意思就是说在你没有生气之时,做好防范措施,及时补救。不要非等到病入膏肓,再施加治疗。那时已是晚矣。养生要养心。养心要养神。养神要养性。养生,是一个全局的宏观策略方案。具体的步骤依据个人的习惯来进行。为什么说养生要养心?养生就是根据天时地利人和,变化规律来调理人身之内的小宇宙,达到一种和谐状态。


如果你想养生,整天的心浮气躁怎么能够进行的下去。养心要养神,是告诉我们,在你想要修养身心的时候,先把自身的精神头弄足了,调顺了,有足够的精力应对万物变化。养神要养性,这个性不是指性  。爱什么的,而是说,性格,性情。桀骜不驯的性格,自高自大的性格,等等,这样的人又怎么会理解的到养性养神养生呢?他只会相信自己的想法。自己才是最好的。这个是一种缺陷。所以。养生要从养性,养神开始。就像老师教我们的,修心养性一样。戒骄戒躁。平常心。为什么养生呢?如果养生的方式方法做的到位,可以延年益寿,健体格,增气魄。最重要的是,可以阻止病痛的折磨。养生是一门学问,要做到它,不是很容易,养生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简单的分为:衣食;住行;拉撒。根据四季气候节气的变化,穿衣进食,该热就要出汗,三餐有规律。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劳。做到就好。中医讲三通是一个人最美好的事。那三通呢?血通,气通,肠胃通。是什么意思?在内经里讲过:不通则痛。血不通行,久则瘀滞,久而痛。气不通,血行没力,久则病。肠胃不通,吃饭不好好吃,吃了也反胃。便秘严重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使体内垃圾毒素日益过多,油脂不出,从而肥胖,等疾病接踵而来。一个人要是三通,完全的没有障碍,那样的身体是不是很好?养生注重的是自身习惯改变,不是刻意而为之。


只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不养生你的身体怎么会差的了多少呢?!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养生不需要按班照做,那样做对自身的意义不大。古时讲,“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当然了。不是说给医师分个级别好坏。而是指,其服务范围的问题。上医医国,世界上最好的医师,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也是有着宰相之能事。可以管理好一个国家,掌握着国家的命运。中医医人,是说医师给你看病的同时会教给你一些你所不知道的保健常识,让你病好之后能够做好防范。下医医病,这样的医师只会治病救人,就相当于一个仅为利益驱使的天使。

国内著名的十大养生专家是谁?

1.中里巴人:中里巴人家学渊源甚深其父为八卦掌第四代传人。 2.林海峰:国际著名营养大师 整体自然医学疗法创始人 青年时期开始学习微生物学和细胞学 师从美国营养学博士谢立启先生3.朱鹤亭:道号玄鹤子 国际著名养生学家、中华医学家、食疗学家、玄学家、武学家。自幼承受家教 熟读四书五经 习医、武、堪舆学道家养生学术。读中学和在入北京大学学习时期 研修中西医理论 潜修老庄哲学 道、佛学经典 4.杨力:著名中医学家、作家、学者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

5.张国玺:现为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国玺研究员从事老年医学及养生保健方面的研究近20年编著有《新编抗衰老中药学》、《中国实用传统养生术》、《老年医学在中国》、《抗衰老药物学》等10余部学术著作 发表有关延缓衰老及养生保健方面的论文及文章数十篇并获多项成果奖。目前 张国玺研究员主要从事养生保健知识方面的研究和讲座活动 广受好评。 6.胡维勤:中央警卫局中南海门诊部保健专家 主任医师 正师级教授。他先后为朱德、华国锋、谷牧、姚依林等多位领导同志做过保健医生 并在党和国家的多次重大会议和活动中担任保健工作也多次承担外国元首、重要领导人来访的医疗保健任务 积累了丰富的保健经验 被国务院评为“有突出贡献的医学科学家” 享受国务院颁布的政府特殊津贴。著有《将中医进行到底》 7.张家瑞:台湾省台南县人 1948年6月出生 财团法人台南高工文教基金会董事 台湾中华全民自然养生协会秘书长 台湾中华离子医学民间团体 教授 台湾中华自然医学宣导中心创办人。 著有《不生病之真法》 8.曲黎敏: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中华医道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益黎敏副教授具有深厚的国学素养 精通文字学和传统医学 又兼通西方人类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医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在大学里主讲“中华文化与《黄帝内经》”、“周易与中医学”、“道家思想研究”、“中国文化经典导读”等课程同时在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高校巡回讲演。她的讲演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生动活泼 让每一位听众既能领略中华远古盛世的智慧与玄妙又能实现对自身生命切实的人文关怀。 9.孔令谦:四大名医孔伯华嫡孙 著名中医孔少华之子 多年来研习太极与养生之道20余年。井根据中医学理论及孔门医学特点对养生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三线、四则、五法养生防治体系模式。著有《孔伯华及传人医案》、《孔少华临床经验集》、《中医文化与太极养生》等著作深受读者喜爱!是国内外众多养生健康杂志专栏作家 《跟名医学中医》、《孔伯华养生医馆专家谈养生》等大型丛书主编。并受邀在全国举办过多次养生保健讲座 广受好评凤凰卫视中文台也曾对其进行专访。 著有《无病一身轻》。
10.王洪图:研究《黄帝内经》三十多年 发表论文四十多篇 出版的专著有二十多部他能把两千多年前的医学专著《黄帝内经》倒背如流 因此他在业界被尊称为内经掌门人。作为学科带头人 王洪图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全面系统地围绕《黄帝内经》做一次论证和整理但是《黄帝内经》博大精深、文字深奥 单是古今中外注释它的著作就有500多部 要想全面系统地整理和继承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洪图经过长达十年的辛勤耕耘把一部460万字的《黄帝内经研究大成》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这一年是1997年 这部著作被学术界评为了划时代、里程碑性的著作,并获得了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这也是中医学著作首次获得此项荣誉



养生原则,是指实施养生活动时所必须遵循的总的法则。古人在长期的养生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现象和规律,探索衰老的机理,研究致病和导致早衰的原因和条件,并在中国古代哲学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养生原则。遵循这些原则,对于养生方法的制订、运用及其发展创新,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顺应自然
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指导下,《素问·宝命全形论》提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类生存于自然界中,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灵枢·邪客》称之为“人与天地相应”。在自然界的变化中,存在着以四时、朔望、昼夜为标志的年月日周期性节律变化,并由此产生了气候变化和物候变化所呈现的生长化收藏规律等。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之近乎同步的生理节律和适应外界变化并做出自我调适的能力。因此,人若能顺应自然而摄生,各种生理功能便可循其常性,节律有序而稳定,机体则处于阴阳和谐的健康状态;若违逆自然,则各种生理功能节律紊乱,适应外界变化和防御抗邪能力减弱,而易罹患疾病。诚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所以,顺应自然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养生顺应自然,旨在要求人们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主动采取各种综合措施来顺应其变化,使人体生理活动与自然变化节律同步,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以避邪防病,保健延衰。对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了根据四季变化以调养形神的原则与方法,并强调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2.形神共养
形,指形体,即脏腑身形;神,指以五神、五志为特征的心理活动。形神共养,是以形神统一的生命观为其理论基础。一方面,形体为生命的基础,形具而神生,五脏及其所藏的精气是产生“五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灵枢·天年》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葛洪《抱朴子·内篇·至理》以堤和水、烛和火的关系比喻人体形与神关系时说:“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于堤,堤坏则水不留矣;方之于烛,烛糜则火不居矣。身劳则神散,气竭而命终。”强调神依赖于形。另一方面,神乃形之主,为生命的主宰。人体脏腑的功能活动、气血津液的运行,都受神的主宰和影响。张介宾《类经·摄生类》说:“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强调神可以反馈地作用于精和气,影响甚至调控整个生命过程。对于形神的辩证关系,明末医家绮石在《理虚元鉴》中曾精辟地归纳说:“以先天生成之本体论,则精生气,气生神;以后天运用之主宰论,则神役气,气役精。”正由于形神统一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故中医养生强调形神共养,养形以全神,调神以全形,最终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的目的,正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原道论》所言:“全生之术,形气贵乎安,安则有伦而不乱;精神贵乎保,保则有要而不耗。故保而养之,初不离于形气精神。”


3.惜精固本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有形精微物质,是生命之源,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繁衍、化生血液、抗御邪气等多方面的作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居于重要地位。《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后世医家将精、气、神合称为人身之三宝,故在养生中,中医学很重视保养精气以固先天之本。
类》即明确指出:“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要达到惜精固本之目的,一方面对性欲要有所节制,做到既不禁欲,也不纵欲;若纵情泄欲,可使精液枯竭,真气耗散而致未老先衰,如《千金要方·养性》所言:“精竭则身惫。故欲不节则精耗,精耗则气衰,气衰则病至,病至则身危。”另一方面,精禀于先天,有赖后天水谷精气以充养,若后天充盛,五脏安和,则精自然得养,故惜精固本也可通过养五脏以不使其过伤,调情志以不使其过极,忌劳伤以不使其过耗,药食调补以壮其精,来达到养精保精之目的。


4.综合调养
中医养生方法众多,不同的方法作用于人体不同的系统、层次,具有不同的效能。如顺时摄养重在协调人体机能活动与外环境的关系;调摄精神主要是通过对神调养以保养精气;慎起居、防劳伤以养生,可使脏腑功能协调;运动锻炼、针灸、推拿,调节经络、脏腑、气血,可使经络通畅,气血周流,脏腑机能协调;药物保健则借助药物,以强壮身体,益寿延年。诚如李梴《医学入门·保养说》中所言:“避风寒以保其皮肤六腑”,“节劳逸以保其筋骨五脏”,“戒色欲以养精,正思虑以养神”,“薄滋味以养血,寡言语以养气”。所以,养生应综合各种方法,动静结合、劳逸结合、补泻结合、形神共养,从机体全局着眼,进行全面调理保养,使机体内外协调,适应自然变化,增强抗病能力。要避免出现过偏、失度,过偏、失度则失去了养生的意义,虽有延年益寿的愿望,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只有按照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综合适度、持之以恒地进行调摄,才能真正达到“尽终其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的目的。诚如《太平御览·方术部·养生》所言:“凡养生者,欲令多闻而贵要,博闻而择善,偏修一事,不足必赖也。”


5.因人施养
因人施养,是根据年龄、性别、体质、职业、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摄生保健方法。人类本身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于不同的种族,而且存在于个体之间。不同的个体由于年龄、性别、体质、职业、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可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所以,养生只有因人施养,方能有益于健康,达到养生之目的。



如就年龄因素而言,少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但生机蓬勃,生活尚不能自理,故少儿养生应注意合理喂养、寒温适度、体格锻炼、免疫防病,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40~60岁时,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工作繁忙,压力较大,养生应注意静神少虑、切勿过劳,并节制房事。《景岳全书·中兴论》说:“故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即强调了中年养生的重要性;进入60岁以后的老年期,脏腑机能衰退,生理与心理适应能力减退,养生应注意知足谦和、老而不怠,加强饮食调养,生活起居有节,运动锻炼动静结合。就性别而言,女性有月经、胎孕、产育、哺乳等特点,养生自当有所区别。人的体质又有偏于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血瘀、痰湿、气郁之异,养生方法亦各有特点。另外,人的体质、生活习惯又受所处地域环境的影响,故养生尚需考虑不同区域的地理特点,采取相应的保健措施,充分利用有利于健康的各种因素,努力克服不良地理条件对人体的影响,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统一,以达到防治疾病、益寿延年的目的。
1条评分金币+13
砂锅吊子 金币 +13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9-09-06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沙漠之虎

UID: 953340

精华: 1
级别: 化外仙道

发帖
116551
金币
6543
道行
5233
原创
76
奖券
1739
斑龄
0
道券
17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74402(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06
最后登录: 2024-11-2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9-08
俺是认为中医比较适合养生,看病就算了吧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