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546371
-
- 注册时间2008-09-23
- 最后登录2025-01-27
- 在线时间26495小时
-
- 发帖70942
- 搜Ta的帖子
- 精华76
- 金币18117
- 道行5638
- 原创799
- 奖券5976
- 斑龄3
- 道券183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546371
- 发帖
- 70942
- 金币
- 18117
- 道行
- 5638
- 原创
- 799
- 奖券
- 5976
- 斑龄
- 3
- 道券
- 183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SONY数码HD一体机 HDR--CX210E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26495(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9-23
最后登录: 2025-01-27
|
—
本帖被 huozm32831 执行加亮操作(2019-08-21)
—
最近接连给大家分享了两部关于底层流浪者的电影——一部是美国的《良知堡垒》,聚焦以图书馆为避难所的流浪汉;一部是法国的《抢救失业大作战》,关注因失业而落魄的女街友。这两部电影以不同的视角,讲述了两个类似的群体,虽然风格迥异,但都有着残酷现实的底色,自带挥之不去的丧感。现在,这场“比谁更丧”的电影接龙又来了一个新挑战者——《雷和莉兹》,又名《我的极品父母》。所谓“极品父母”,就是海报上这对夫妻——雷和莉兹,他们不是流浪汉却胜似流浪汉。夫妻二人住在一间狭小的老屋里,靠丈夫失业后的遣散费过活。平日里,他们什么也不做,就窝在家里抽烟、喝酒、睡觉。其中,老婆莉兹是个暴脾气的母老虎,整日摆着一张臭脸;丈夫雷是个妻管严,负责鞍前马后、随叫随到地伺候莉兹,以及被莉兹臭骂。由于雷软弱又宠妻,莉兹霸道又蛮横,所以夫妻俩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穷日子过得也还算“岁月静好”。可问题就出在,他们还有两个“累赘”儿子。大儿子理查到了学龄年纪却没钱上学,只能在家游手好闲,常常跑到邻居奶奶家要钱;小儿子杰森则终日在地板上摸爬滚打,自娱自乐,完全野蛮生长。因为雷和莉兹最宝贝的不是儿子,也不是他们自己,而是生命中必不可少却还得花钱买的——酒。他们每天喝酒消愁,喝完倒头就睡,把浑浑噩噩当作一种惬意悠闲。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家庭里,是根本看不到一丝希望的。等到两个儿子长大一点后,问题就变得更严重了。他们整天赋闲在家、无所事事,根本无处发泄随着年龄增长的各种欲望。理查经常窝在床上,看捡来的旧书;而杰森则选择自娱自乐,比如趴在窗子上扔东西吓吓路人;比如独自在河边玩蜗牛,看着邻居家的孩子放学回家。不过,杰森最喜欢的娱乐活动还是恶作剧父母,比如趁老爸睡着后往他嘴里灌辣椒面儿。一家四口都是这种混吃等死、耗费生命的状态,家庭是无法可持续运转的。没过多久,雷的遣散费就用完了,家里断水断电,弹尽粮绝。饿得受不了的小儿子杰森,只得跑出去蹭邻居小伙伴的夜营烧烤。可等吃完散伙后,黑灯瞎火的杰森又迷路了,只能找个废弃的棚屋钻进去睡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被人发现时,他已经冻僵了。幸亏小伙伴东尼的妈妈及时发现了他,把他抱回家,才有惊无险。也是在东尼的家里,杰森才第一次感觉到了家的温暖。不久之后,孤苦无依的杰森就被人领养了。可悲的是,雷和莉兹一点也不为失去儿子而伤心,反而因为杰森走后政府少发抚养金而愤愤不平。更可悲的是,十六七岁的大儿子理查也希望能被领养,而不是去找工作养家……可以说,杰森走后,这个家庭已经支离破碎。而这种结局与身为父母的的雷和莉兹,有着直接关系。在理查和杰森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仿佛从未“在场”一样。这也正是雷和莉兹这对父母的“极品”所在——他们从来不会家暴,连言语冷暴力都没有,他们只是漠不关心而已。在他们眼中,理查和杰森不像自己的孩子,更像是两个自生自灭的动物。明明父母就在身边,但他们却从未感受过父爱和母爱。这种悲凉透顶的感觉,就是杰森童年的全部。所以,当政府工作人员询问他在棚屋里过夜冷不冷、怕不怕时,杰森才会一脸无辜、茫然无措地耸耸肩膀,什么也不说。因为他从小就是那么过来的,从来没有被人关心过。小眼神儿看得人好心疼 当东尼的妈妈给杰森铺好床,又送来一杯热牛奶后,他冲过去紧紧抱住东尼的妈妈。因为这一刻他才知道,被一个真正的“妈妈”关心是多么温暖。与此相比,杰森的亲生父母雷和莉兹,对待他的态度就像一个陌生人。当杰森在东尼家过夜之后,雷和莉兹见到他的第一句话,不是问他昨夜去哪儿了,而是“警察在到处找你”,说完后便自顾自地走开。而此时,他们的婴儿车里推的是什么呢?是一只被裹得暖洋洋的兔子。人不如兔 因为雷和莉兹喜欢动物,所以即使穷得叮当响,家里还是养了很多宠物。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土里钻的、水里游的,一应俱全。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成长环境,孤独惯了的杰森,也从小就喜欢动物。跟动物在一起时,他觉得很自在很温暖,仿佛能看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他会凑到电视机前亲吻电视里的猫;他会把河边的蜗牛带回家里悉心照料;他有时还会独自一人来到山顶动物园,静静地看上一个下午。看到这里,你会发现这部电影的表达手法既克制又细腻,不太像擅长黑色幽默和辛辣讽刺的英国人拍出来的作品。很多人都说它的风格更像日本电影,像是枝裕和那种调调。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本片的导演——理查德·比灵甘。理查德原本并不是导演,而是一名出身于社会底层的摄影师和艺术家。本片正是改编自他的家庭摄影集,因此影片采用了现在少有的4:3画幅。这不仅还原了老照片的感觉,也让电影多了几分年代感和艺术性。片中的雷和莉兹,原型就是导演的亲生父母,而小胖子杰森则是导演本人。因为导演曾亲身经历过那些事件,所以我们不难看到,在影片写实的生活化场景和很多平静无声的镜头中,渗透了浓郁的艺术气息和私人化情感。也可以说,这部影片其实就是导演在伤痛中寻求自我疗愈的成长回忆录。导演父母、真实的雷和莉兹 不过除此之外,影片还由点及面地呈现了与雷和莉兹相类似的那些底层人物的境况。比如,杰森的邻居大叔劳勃,因为有智力问题,到40多岁了还跟老母亲住一起。劳勃的家里同样穷困潦倒,因此他常常以照顾小杰森为由,跑到他们家蹭吃蹭喝。而每当他出门时,他的母亲总会再三叮嘱他,一定要看紧钱包——因为雷和莉兹经常在劳勃喝得酩酊大醉后,把他的钱包掏空。底层人的生活智慧有时很戳泪 可尽管母亲千叮咛万嘱咐,劳勃的钱还是会不翼而飞。这是因为杰森小时候,家里还有位寄居的年轻租客威廉,他常常从喝醉的劳勃那儿偷钱,用来给雷和莉兹交房租。底层人的生活智慧有时也很卑劣 导演用这三家人简单的共生(互坑)关系,勾勒出了底层群体的众生相。这让我想起《小偷家族》里那个没有血缘却相依为命的“小偷”家族,以及《寄生虫》里为了寄生上流而整出一堆歪脑筋的主角一家。还有《我不是药神》里,那因为病痛而结成命运共同体的五位病友。再结合前两天才介绍过的《良知堡垒》和《拯救失业大作战》,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欧美还是东亚,所有的社会其实都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和焦虑——穷病。在《雷和莉兹》这部电影中,挣扎在底层的家庭,不幸的原因都是贫穷。很多时候,贫穷似乎是一种原罪,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却又各不相同。正如托尔斯泰所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然而,就像本片的小男主杰森,他生长在贫穷、冷漠到几乎看不见希望的家庭,但最后却依然成长为了摄影师、艺术家和导演,并将自己的经历拍摄出来鼓舞和启发更多的人。所以说,即便我们不能选择出身,我们也可以选择为自己奋斗,通过不懈的努力在生活中开拓出第二条路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