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的旅游业也在快速地发展。一些寺庙的佛像也越修越大了,在四川就有一座深山中的寺庙,修建了中国最高的室内弥勒佛坐像。

四川省阿坝州的各莫寺,又被称为慧园寺,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占地面积达到了18000平方米,是四川省阿坝州藏传佛教三大格鲁派寺院之一,同时也是黄教六大寺之拉卜楞寺的分寺之一。

天清气朗的天气中,开车行驶在川西旅游线的公路上,路两旁是青翠欲滴的草原,纯净的天空上飘着白云朵朵。清凉的微风轻拂脸颊,一种自由飞翔的感觉油然而生。

来到各莫寺前,看着气势恢宏的雄伟建筑,闻着清新的空气,这空气仿佛也充满了青草的香味一般。在这里能够看到许多身着藏传佛教的信徒与虔诚的藏民,诚心礼佛的样子令人动容。

寺庙中弥漫着恬静淡然的气息,这座辉煌的寺庙直接仍有僧人600余人,在当地非常的出名。走进寺中,瞬间被佛教文化的气息所包围。各莫寺中佛塔、经廊、转经殿一应俱全,在当地享有盛誉。

在各莫寺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寺中的弥勒佛坐像。这尊室内弥勒佛坐像选用黄铜铸造,莲座到顶髻净高37米,佛身最宽处20.672米,总重约332吨,使它毋庸置疑地成为了中国最高的室内弥勒佛坐像。

在2018年的时候,这尊室内雕像还获得了“中国最高的弥勒佛坐像(室内)”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称号,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

随着中国高铁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各个城市的高铁站遍地开花,中国俨然已经进入了高铁时代的春天,而“高铁游”也成为了一种旅游新时尚,快速舒适便捷的高铁,大大节省了人们出行的时间成本,即使在短短的周末也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其中它是金庸笔下的古城,未来将坐拥10条高铁线路,就在湖北,为什么这个普通的地级市能集万宠于一身呢?

这座城市相信许多朋友并不陌生,它就是湖北的襄阳。根据我国的《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显示,未来将有十条高铁线路经过湖北襄阳,未来的襄阳也会身价狂涨,成为米字形高铁枢纽城市,襄阳市自古都是经济军事要地,襄阳市位于湖北的西北部,与河南省南阳市相邻,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之一,占据了优越的地理位置,随着城市交通网络的完善,向国人呈现华夏第一城池的实力。

再者,襄阳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既有滔滔汉水流经,又有干冷、暖湿空气交绥,在许多国人眼里,襄阳是一个因江而生、因绿而美、因车而兴、因人而立的城市,各种天时地利人的条件因素助力了襄阳的快速发展,2018年襄阳的GDP超过4300亿元。

此外,襄阳对于一众武侠迷来说一定不陌生,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金庸先生曾在200多次写到襄阳古城,透过金庸先生的笔触,我们能感受“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家国胸怀,襄阳在我们的眼里也是对“侠”的最好诠释。让人有些可惜的是,金庸先生一生都未曾来过襄阳,也许,老先生对襄阳城最唯美的想象都在那场“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生”里了。

金庸先生曾说过在自己有生之年,未能亲身游历襄阳而感到遗憾,襄阳除了汉水文化孕育的秀丽山水之外,还有文豪才子赋予的武侠色彩,这一动一静的反差感,让整个襄阳都变得既神秘又灵动,随着襄阳十条高铁线路的正式开通,你会来到襄阳城感受一下这座武侠古城吗?

我国地大物博,优美的景色到处都有。有些景色美的让人生无可恋,有的美的可以当作桌面。山野君盘点了一下我去过的其中一些景点。而国内这些景区你去过吗?

晋朝时期的伟大爱国主义世人将他隐居山水间的美好地方用文章《桃花源记》记录了下来后,桃花源一词就被后人认为是绝美的胜景,这样的胜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现在,都会使用“桃花源”一词来表达对景色美丽程度的赞赏了。且全国各地叫桃花源的景区也是比比皆是。那么,桃花源这个地方到底在哪里?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的?诸如此类的疑问可谓是接踵而至了。要我来说,桃花源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陶渊明真实感受过的,倘若没有真实体验桃花源那种秘境的话就不可能写出如此美妙、令人浮想联翩的桃花源游记出来了。

如果说杭州是人间天堂的话,那么西湖就是天堂里的仙境了。不过,对于杭州而言不仅仅只有西湖。还有其他两西,分别是西泠和西溪。西溪,说起来也许很多人并不陌生。不陌生的原因就是因为早在几年前被一个网红般的知名电视节目在此踩点而家喻户晓了。

现在很多国人都认为国外的大部分东西都比国内好,产品比中国好、技术比中国高明,甚至连月亮都比中国圆。更有甚者,很多去了国外的人都觉得国外的大海也比中国美,实际上是这样的吗?厦门鼓浪屿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优秀海岛,整座岛面积不大,2平方公里都不到。然而,就是这样的岛屿却是被联合国钦点的世界著名海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最佳人居环境地之一。就是这样小岛很多度假村以及国家疗养院都在这里设立了据点呢。

我们现在这里的景色就是大名鼎鼎的水上雅丹了,雅丹风貌也许在整个中国大西北随处可见,已经是不足为奇了。然而,对于在整个如此庞大的湖面上能有这样的雅丹风貌那就很令人“大惊小怪”了。由于青海地区的地表水的含盐分较高,加上盐矿物质的分布较广泛。因此,会给这里的盐度增加了很高的分量了,因此来到这里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得见已经退潮后地上有白色的盐颗粒结晶物了。

中国境内最灵秀、最为壮观、文化最为深厚的山川大概就非黄山莫属了。在黄山,无论是日出还是日落都是那么的唯美,都是那么的值得世人前往观摩。这里就是位于光明顶的黄山气象台位置的日落景观。面对这样的余晖之下的黄山,我觉得自己很幸运的了。日落的美在于一种消失的地平线的美感。

宏村在鼎盛时期,它的影响力不仅仅在中国境内,在全世界很多国家来说都非常的发达。欧洲一些社会学家对以西递、宏村为主的中国农村文化进行考察后,觉得宏村可谓是百年前的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这座城市的规模与气势了。不过,这只是村子呀,而阿姆斯特丹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呀。

松赞林寺是香格里拉重要的代表,也是香格里拉作为藏传佛教主要核心地区的象征。比起拉萨的布达拉宫而言的话,松赞林寺可能知名度略输其之。然而,松赞林寺的历史却不晚于布达拉宫,这里的藏传佛教的历史也是相当的早了。远远的望去,这松赞林寺显得的庄严、神圣与唯美。

中国地大物博,总有一个地方让人流连忘返。作为喜欢祖国自然山水与华夏文化的山野君而言,对于祖国的大好河山更是喜爱有加呢。这一次山野君来到了阳朔之后才发现阳朔的山水原来更美更精致,可以说是桂林山水的精华中的代表。虽然天气是阴雨的,但是诗情画意般的意境丝毫不曾被打折过。

浙江省湖州境内的南浔这里居住着当地最为土著的人,所以来到这里方可感受到江南水乡古镇里最为纯正、最为原始的古镇生活的气息。这个就是山野君对于南浔的最深刻的印象,更是爱上南浔的最根本的理由。尤其是在春节期间的夜晚之下,整个古镇子显得更加的静谧、祥和与舒畅。

乌镇,这一方安静舒适的一方净土。包含了小资、穷游、深度旅行三大风格,足以彰显了乌镇能够犹如海纳百川一般接纳所有的不同的游客。白天游览乌镇东栅,感受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佳作,重温学生时代的那份天真与温馨!夜晚游览乌镇西栅,体验人文与小资的浪漫情节,让安静的心与繁花似锦的景相互碰撞!此时此刻的我,彷佛已经脱离了时速的禁锢,好像猛然间找到了我真正的我。这里可以静心、可以浮躁、可以小资,也可以简简单单的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乌镇游。

在当下有个非常流行的俚语那就是不去天堂就去雨崩,天堂太远雨崩很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如此。当你到达雨崩村的时候会被如此动人心弦的雪域高原的原始村落所震撼。那雪山下的一切景物就放佛是在梦中才有的到这里居然可以真实的看到。

黑龙潭景区是属于丽江古城自然景观带与丽江城市绿色保护区域的一座非常重要的湿地公园。其境内的景色非常的美丽动人,而简单的美丽或是动人等词语真的是无法描绘出黑龙潭公园景色的美妙之处。
说到中国海滨城市,坊间一直有“北有青岛,南有厦门”之说。若是仔细对比,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尽管两座城市相隔万里,却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趋同性”,堪称一对失散多年的“双胞胎”。

1、城市格局一致,都面朝大海,位于沿海发达省份;

2、行政级别相同,都是计划单列市,同为副省级市;

3、都是重要的港口城市,青岛面向日韩,厦门面向台湾和东南亚;

4、知名度一致,同为十大旅游城市,甚至压过了各自省会城市的风头;

5、美誉度一致,都是出了名的文艺胜地,备受追捧;

6、都有万国建筑群,青岛有八大关,厦门有鼓浪屿;

7、都有古炮台,青岛有青岛山炮台,厦门有胡里山炮台;

8、都有知名大学,青岛有青岛大学,厦门有厦门大学;

9、都有知名美食街,青岛有劈柴院,厦门有中山路;

10、都很有运动精神,青岛钟情于帆船比赛,厦门则以马拉松赛事著称。


总有一些灵魂从此处决然离去
否则怎么会留有这绝壁深深
大海日夜鼓噪,想要掩饰什么
其实它口吐白沫我也不信
在日出与月落时的悸动
为何深渊如临,而大海如此辽阔

古石村位于福建省连江县黄岐镇东北部, 历史上地名为二十六都。该村因石而得名,村中建筑多以石头而建,是一个以农业和养殖捕捞业为主的古村落。

走进村中可看到村后山顶中间有巨石重叠,远远望去形似一面大鼓。传说200多年前村中有位老先生半夜起来看见山顶发光,感觉山神显灵,于是便以“鼓石”两字命名村落,后又改成古石。

村庄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一座座高低错落的石屋历经海风的拍打而屹立昂扬,面朝大海的观景台上可俯瞰马祖列岛,海面上的船只远似静止。

村庄与马祖列岛芹壁村隔海相望,其海岸线与后沙海滨浴场、畚箕山旅游景区相接,岸边鱼类众多,贝类丰富,奇石耸立,村内古厝建筑明洁灵秀,风貌古朴,且遗存有战备地道等军事基地,极具价值。

古石村信仰文魁大王,在沿海地带并不多见。在民间信仰中,文魁大王是雕着一个呲牙咧嘴的“鬼”,手里拿着一支笔,脚上踏着一只方形大斗,“鬼”与“斗”合起来为“魁”。牌坊背面刻了月宫桂树图。表明乡民期望家族子弟多出文魁,去蟾宫折桂,光宗耀祖。村中有文魁名联一幅:以斗量才,问何人能肩一石;挥毫作史,这支笔可扫千军。

太白山
拔仙台是太白山的绝顶,高3771.2米,比五岳最高的华山都高出1600多米(中岳嵩山海拔1491米,东岳泰山海拔1545米,西岳华山2154米,南岳衡山1300米,北岳恒山2016米),是中国内陆山脉的最高点。站在峰顶,“举手可近月,前进若无山,极目远眺,一览众山小,北望千、陇之山,五将九嵕,俱为培塿(李柏记)。拔仙台如鹤立鸡群,群山辑围其下,恰如众星捧月,蔚为壮观。杨纪元《咏太白山》诗曰:“西极绝顶立去端,直刺青天向宇寰。地创雄奇天设险,势拔五岳冠群山。”太白山之高之雄,势与天通,堪为升仙之路。

汉武帝为何没有封太白山为五岳之一?

因为太白山去天三百尺的高度早已不能与一般山岳同日而语,而是一座人神共仰的仙山,由此可见太白山的地位之高。
唐天宝八年(749),唐玄宗李隆基封太白山为“神应公”。此为太白山封爵之始。天宝十四年(755),又封为“灵应公”。
北宋皇祐五年(1053),祷雨应验。至和二年(1055),宋仁宗赵祯封太白山为“济民侯”。
北宋嘉祐六年(1061),凤翔府签判苏轼(字东坡)撰文祷于太白山神,得大雨,苏遂奏请朝廷加封太白山以爵。奏折曰:“昔公今侯,是为自我而左降,是以神不悦……唐之归复正公爵。”宋仁宗赵祯遂封太白山为“明应公”。
北宋熙宁八年(1075),宋神宗赵顼封太白山为“福应王”。
南宋绍兴二年(1096),宋高宗赵构改封“济远公”。绍兴三年(1133)又晋封“惠应 王”。
南宋淳熙年间(1168-1184),孝宗赵眘亲笔御书“太白名山”4个大字,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2010年 ,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据拓片复制刻碑,拟建碑亭于公园大门外。

“元朝皇帝将太白山析封普济王、惠民王、灵应王。冶铁立牌曰:大阿福、二阿福、三阿福。明刘九经曰:“蒙古取福利生民云尔,今人称大太白、二太白、三太白沿于此。”
明朝祀典,盛祀太白山神于南坛,布政使请春秋祭。
清乾隆五年(1740),陕西总督尹善奏请乾隆皇帝将太白山列入“陕西祀典”。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天大旱,兵部侍郎、巡抚、陕西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毕沅(字秋帆), 在西安太白庙祭祷求雨,奏请乾隆皇帝封太白山为昭灵王、普润王、福应王,或曰请旨封“昭灵普润太白山”之号。并命同知汪皋鹤到太白山祷雨。”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加封太白山神号为“昭灵普济福应王”,并准用式廓神祠用彰崇德极之典礼。四月,重修眉县清湫太白庙(太白山下院)时,乾隆皇帝御封匾额“金精灵泽”悬于庙门前。六月,祷雨有验,乾隆皇帝又颁御诗一首。

古籍文献撷录
《尚书·禹贡》:“终南惇物。”
《关中记》:“终南太乙左右三百里内位福地。”
《汉书·地理志》:“武功,太壹山,古文以为终南。垂山,古文以为惇物。”
《录异记》:“金星之精,坠于终南圭峰之西,其精化为白玉若美玉,时有紫气覆之,故名。”
《一统志》:“钟西方金星之秀,关中诸山莫高于此,上有湫池,虽三伏亦凝冰,道书以为第十一洞天也。”
《三十洞天记》:“第十一太白山洞,周回五百里。”
《水经注》:“太乙山,亦曰太白山,在武功县内,去长安二百里,不知其高几何。”太白山“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浩然”。

《魏书·地理志》:“美阳(今扶风县)有太白山。”“其冬夏积雪,望之浩然,故名。”或曰:“初有金星坠圭峰西,其精化为白玉若美玉焉,时有紫气覆之,故名太白山。”
《隋书·地理志》“眉有太白山”。
唐《六典》:“关内道名山曰太白。”
《唐书·地理志》:“关内道其名山太白。”
《玉海》:“关内古雍州其名山太白。”
《金史·地理志》“眉有太白山”。
明《三才图会》“山巅常有雪不消,盛夏视之犹灿然”。

民谣诗词咏赞
汉·民谣(无名氏)曰:“武功太白,去天三百。”
唐·王维诗云:“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终南山》)
李白感叹太白山之高曰:“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登太白峰》)“去天三百尺,邈尔与世绝。”(《古风·其五》)“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蜀道难》)
杜甫赞美太白山雪景,诗曰:“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喜达行在所》)
岑参《太白胡僧歌》云:“闻有胡僧在太白,蓝若去天三百尺。山中有僧人不识,城里看山空黛色。”“天晴诸山出,太白峰最高。”(《太白冬溪张老舍即事寄舍弟侄等》)
白居易《官舍小亭闲望》诗曰:“数峰太白雪,一卷陶潜诗。”“西檐竹梢上,坐见太白山。”(《病假中南亭闲望》)
韩愈《太白山神鸟》诗赞:“林柯有脱蘖。欲坠鸟惊救。”“西南雄太白,突起莫闲簉。”(《南山》) 所谓太白山神鸟,实为白顶溪鸲,体小如燕,鸣声啾啾,飞行敏捷,以水中细叶为食,生活在太白山顶各湖池周围,发现湖面草叶便立即飞去衔走,故山民称为“神鸟”、“净水童子”。

贾岛在《送僧归太白山》诗中,赞誉太白气候高寒,常年积雪胜景,诗曰:“坚冰连夏处,太白接青天。”
林宽诗曰:“顶上多灵迹,尘中少客知。”(《送僧游太白》)
唐玄宗李隆基《幸凤泉汤》诗曰:“阴谷含神爨,汤泉养圣功。益龄仙井合,愈疾醴源通。”
宋·韩琦诗云:“半天横云秦川壮,积雪高连太白寒。”(《迎秋马上始见终南》)
苏轼《太白山祷雨》诗赞:“岩崖已奇绝,冰雪更雕锼。”
司马光诗曰:“岂若有清石,高出太白巅。”(《哀横渠诗》)
王安石《太白岩》云:“太白巃嵸东南起,众岭环合青纷披。”
元·朱铎《太白山》诗曰:“终南列万山,孤巅入云里。”感叹太白山雄居秦岭万山之巅,孤高独秀。
仇圣耦诗赞太白雪景:“此山直上更无山,天外嶙峋带雪看。”“见说肃池在高处,玉龙鳞甲不胜寒。”(《太白晴雪》)

明·吴玉诗云:“太白高何极,金方气独处。古今上积雪,天地更无秋。”《望太白》
何景明《太白山歌》曰:“我闻太白横西域,百里苍苍见寒色。”
清·李柏《登太白山》诗云:“铁壁喷烟关鸟道,石门岚静敞空霄。”《无题》诗曰:“白雪消寒绿酒樽,春光摇曳动荒村。”赞美太白山气势磅礴,山道艰险,终年积雪,风光旖旎。
张执中诗曰:“太白之峰高接斗,上有三池环百亩。”(《太白山三池》)
冯健在《登太白峰》诗中盛赞:“举手摘星疑泛斗,前行积雪信无山。”
洪亮吉诗云:“兹山何皑皑,一白天际空,奇林隐难见,太古已积雪。”(《眉县道中望太白山积雪》)

当代名人评价
民国二十二年(1933)七月,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偕陕西省主席邵力子、地质专家白超然、德籍林学博士芬茨尔教授登太白山后,写下了《太白山纪游歌》。歌曰:“巍巍乎太白!高度一万二千尺。虽与喜马拉雅诸山难比并兮,亦足杰峙于其侧。”“高居西北雄且尊,太华少华如儿孙。”并说“余家距山二百里,山如当门咫尺耳,少小挟山入学时,朝朝暮暮见其美。爱唱六月积雪歌,欲往游之有年矣!”倾诉了他对太白山至高的盛赞和美景的向往。
1991年6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张勃兴等省市领导陪同下,到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视察后,对太白山自然风景及其开发价值给予极高的评价:“在我国长江以北,气势如此之大,景色如此之美,科研价值如此之高,离大城市如此之近的自然景观实属罕见,很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