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四门提督神爷
-
UID: 309051
-
- 注册时间2007-10-27
- 最后登录2024-11-24
- 在线时间26040小时
-
- 发帖386161
- 搜Ta的帖子
- 精华39
- 金币921
- 道行12540
- 原创906
- 奖券1369
- 斑龄0
- 道券1231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309051
- 发帖
- 386161
- 金币
- 921
- 道行
- 12540
- 原创
- 906
- 奖券
- 1369
- 斑龄
- 0
- 道券
- 1231
- 获奖
- 0
- 座驾
- C200L
- 设备
-
- 摄影级
- 高级认证
在线时间: 26040(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27
最后登录: 2024-11-24
|
—
本帖被 zhdf 执行加亮操作(2019-05-12)
—
在整部水浒传中,朝廷命官几乎就没有好人,但是梁山好汉在他们手下当差的时候,居然工作得很“愉快”。这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了:梁山好汉不是嫉恶如仇该出手时就出手吗?怎么在贪官污吏面前也是乖巧温顺,甚至连杨志武松那样的好汉也曾助纣为虐?今天咱们就来盘点一下跟梁山好汉关系密切的四个朝廷命官,这四个朝廷命官似乎对四位梁山好汉有知遇之恩,但是看来看去,也只有最无辜的那个命运最悲惨。宋江后来成了梁山寨主,那么咱们就先来说说跟宋江关系密切的郓城知县时文彬。在郓城县,时文彬好像不太管事儿,真正管事儿的是押司宋江,连生辰纲盗案这么大的事情,都是宋江一个人做主。时文彬想立马发兵擒拿晁盖,但是宋江为了争取时间让生辰纲迷盗团从容逃走,直接否了知县的命令:“日间去,只怕走了消息,只可差人就夜去捉。”知县居然“从谏如流”,听了宋江的忽悠。再看宋江为了灭口而坐楼杀惜,时文彬上演了一出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知县却和宋江最好,有心要出脱他,只把唐牛儿再三推问。”张文远建议捉拿宋太公和宋清,时文彬“不肯行移,只要朦胧做在唐牛儿身上”。最后倒霉的唐牛儿被安上一个“故纵凶身在逃”的罪名,挨了二十大棍,被刺配到五百里外之外。至于真正的杀人凶犯宋江,只是出了一千贯赏钱的海捕文书就算了事——宋江就在家里呆着呢。从宋江一案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有朝廷命官的朝代,不但官官相护,官吏之间也是互相庇护的——知县只对知府负责的,知府只对督抚负责(宋朝没有督抚,这一点我知道,读者诸君也知道),而督抚只对皇帝负责,至于老百姓是否冤屈,并不影响知县知府的升迁。说完郓城知县时文彬,咱们再来看看对武松有知遇之恩的阳谷知县。没有阳谷知县慧眼识英雄,武松也就不能自称好几年“都头”了。阳谷知县曾经对武松十分器重:“唤押司立了文案,当日便参武松做了步兵都头……自此上官见爱,乡里闻名。”武松有了官方身份,自然对知县大人感恩戴德,于是他就做了一件助纣为虐的事情:替贪官押运赃款。阳谷知县“自到任已来,却得二年半多了;赚得好些金银,欲待要使人送上东京去,与亲眷处收贮使用,谋个升转。”金圣叹在此点评“此句不算调侃,正算作通病矣。”由此可见,官员贪腐,聚敛钱财之后进京跑.官要官买官,是任何朝代都避免不了的。历史上好像就没有不贪的官员——笔者才疏学浅,还真没见到不要钱的官员。就连被誉为清官楷模的海瑞,也纳了三个小妾,除了三个小妾,海瑞还先后娶了三房正妻,而且都“海爷爷”纳的妻妾都很年轻:“瑞已耄,而妻方艾”。大家只看到了海瑞在公开场合萝卜白菜,却很少有人问及海瑞连娶三妻纳三妾的银子从何而来——明朝的俸禄,还真不够官员一家吃饭的。阳谷知县虽然比较器重武松,但他跟所有的官员一样,都是黑眼珠见不得白银子。西门庆潘金莲合谋杀害武大郎,都头武松已经将案件侦破,人证物证俱全,但是收了西门庆银子的知县老爷,“贪图贿赂,回出骨殖并银子来。”不但不顾念武松替他押运赃款的情分,而且公然包庇西门庆,还把搬出“圣人之言”把武松训了一顿。知县跟西门庆之间,没有交情只有交易,没有主义只有生意。西门庆被杀时候,知县变脸如翻书,马上开始庇护武松:不但更改了当事人的证言(把这人们招状从新做过),而且这时候他也承认西门庆潘金莲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了。在知县眼里,武松是他的爪牙,西门庆是他的财源,他“结交”武松和西门庆,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这一点上,武松错了,西门庆也错了:跟官员交朋友讲义气,您还没睡醒吧?说完两个知县,咱们再来说一个比较大的官员,也就是青面兽杨志嘴里的“恩相”、“大名府留守司,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最有权势”的梁世杰(大家已经习惯了叫他梁中书,咱们也不叫他梁世杰了)。梁中书是什么人?奸相蔡京的女婿。因为有泰山蔡京为依仗,所以梁中书可以不卖高俅的面子,直接给了囚徒杨志一个“管军提辖使”的军衔。梁中书是个奸人,这一点卢俊义比谁都清楚;梁中书是个贪官,这一点杨志也明白,要是不贪不占,每年也拿不出十万贯金珠宝贝“孝敬”老丈人。杨志感激梁中书的知遇之恩,自然是全心全意为梁中书服务:“(杨志)早晚殷勤听候使唤,梁中书十分爱惜杨志,早晚与他并不相离,在梁中书眼里,杨志是一条忠犬。但是在押解生辰纲的路上,在负责挑担子的十一个厢禁军的眼里,杨志则是一个“动不动老大藤条打来”的恶魔。这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杨志的双重性格:在上官面前,他是奴,在普通人面前,他是主。咱们前面讲的这三个朝廷命官,结局都不会很糟,无论是郓城县令还是阳谷县令,凭着他们能把黑说成白的本事,在官场上飞黄腾达那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梁中书虽然被梁山好汉攻破了大名府,但是有老丈人蔡京罩着,前程自然不可限量——有皇帝和朝廷命官的时代,能力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爹,如果自己没有好爹,老婆有一个好爹,也很管用。跟梁山好汉关系密切的四个朝廷命官中,只有一个吃了大亏,而细细看来,这个人其实是不适合在官场厮混的——太容易相信别人了。这个人就是倒霉的沧州知府,以貌取人丢了亲生儿子性命。很多人都说梁山好汉三五个或者两条半,而这少数被认作好汉的人中,居然包括美髯公朱仝。可是我们看看朱仝在上梁山之前的表现,好像行侠仗义的事情一件都没做,而作为公门中人,宋刑统(只能说宋刑统)在他眼里一文不值。这位都头(相当于什么也别说了)好像只会干一件事,那就是私放罪犯:晁盖是他放跑的,宋江是他放跑的,雷横也是他放跑的——都头不抓贼只放贼,如果公门中人都像朱仝一样,宋朝还真就没救了。沧州知府错就错在以貌取人太过轻信,而且似乎这个人也没有什么恶行。但就是这样一个没有恶行的无辜朝廷命官,丢了“爱惜如金似玉”的宝贝儿子。沧州知府一看朱仝生得“一表非俗,貌如重枣,美髯过腹”,就把亲生儿子托付给他。这位知府应该是看过朱仝案卷的,如果是一个官场老手深谙为官之道,就会知道朱仝不是一个好都头,自然也当不了好保姆。四岁的小衙内被李逵一斧子把“头劈成两半个”,朱仝是曾经想与李逵不死不休的,但是结果呢?晁盖宋江几乎好话说过,朱仝居然跟李逵握手言和了,不但握手言和,还把酒言欢了:“李逵吃宋江逼住了,只得撇了双斧,拜了朱仝两拜,朱仝才消了这口气。山寨里晁头领且教安排筵席与他两个和解。”朱仝这满腔怒气,消得也太快了吧?咱们今天倒不是说武松杨志都曾助纣为虐为虎作伥,也不是说朱仝徇私枉法生性薄凉,咱们要说的是在有皇帝有官员的时代,最靠不住的,也最不能做好人的一种人,就是朝廷命官。贪婪奸恶的郓城阳谷两知县和大名府梁中书,大把银子赚着,连“梁山好汉”都对他们毕恭毕敬,只有那个轻信了美髯公朱仝的沧州知府,却可能要落得个断子绝孙的悲惨下场。梁山小社会,社会大梁山,朝廷命官好人少,好人难以做好官……请读者诸君琢磨一下,是不是这个理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