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美食纪录片,系统而又详细的盘点了大江南北各地的美食风情,其中有一集就曾讲述过我们河南老家的美食——陕州十碗席。
而老鹰最近呢,则借着到陕州地坑院游览的机会,特意品尝了一番十碗席的魅力,接下来,就由老鹰为大家介绍一番吧。
在三门峡本地,流传着这样一段俗语:“自家猪,自家菜,红白绿黄色泽鲜,七热三凉巧配置,接待宾朋设大宴……”这段俗语中描述的便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十碗席。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22/fe9d8a03c97d4d868b04330ead0e9e00.jpeg)
其实啊,十碗席是使用陕州地坑院特有的炉灶——穿山灶,所制作出来的美食。可以这么理解,正是因为有了陕州地坑院,才有了穿山灶,然后才有了神奇的十碗席。
讲到这里,很多朋友必然会很好奇,什么是穿山灶呢?其实穿山灶就是利用了地坑院气流向上的原理,七个炉灶可以同时放置七个锅,炉温逐减。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22/55f1670b9c2141838c202d3df5e31e35.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22/f2e3e1e5f8a547c3b5ae37faf72cab89.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22/27eedaa3703e44939fd65dd78a1125d9.jpeg)
其中第一个炉灶的火是最旺的,适合蒸煮,随着火力依次减弱,有炸、炒、炖、焖、保温的功能。这种灶正是充分利用了热能,几个锅同时操作,具有高效的特点。
而十碗席最具代表性的特色菜,扣碗肉、小酥肉、辣豆腐、炖土鸡、杂烩菜、黄花菜、海带丝、小豆芽、拌芹菜、拌粉条等美食的烹饪方法是有区别的,因此火候要求也不同,每种菜都刚好放置在不同的灶眼上。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22/ec1c7c573aa14443b42faae492d42fdd.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22/5dd06fb4db22492fae01cde19903654d.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22/df308eb16e194a73bfad0586e5d3055a.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22/fe0b7c12a8b3448984271596abb89878.jpeg)
十碗席中的这十道美食呢,其中七热三凉,刚好七个灶都使用到,然后烹饪的间隙,再配上三道凉菜,十道佳肴几乎同一时间出锅,因而堪称一绝。
当十碗席上桌以后,配上北方特有的白面馒头、麻花,一顿清淡味美美食佳肴便已经成型了。说来也巧,直到这个时候,老鹰才发现所坐的坐席刚好是十个人。而当吃完的时候,十个人都吃的饱饱的,而桌上的菜饭也几乎都被一扫而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22/aae3649817784d84a6833624ea2385db.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22/0bb42d85e62c419f9934158d8b91c467.jpeg)
在就餐的期间,居住在当地的朋友给我讲了一则故事:“不要觉得十碗席是我们乡下人吃的宴席,其实十碗席还招待过皇帝呢。当年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侵略的时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到西安,曾经路过我们这里,当地官员就安排过十碗席。据说慈禧品尝后非常开心,还称赞过说:十碗水席,十全十美。”